端午养生正当时,超全端午养生指南!

来源: 发布时间:2023-10-27 点击数量:128


端午节 

Dragon Boat Festival

农历五月初五端午节,又称端阳节、天中节,是上古先民创立用于祭祀、祈福辟邪的节日。端午节一般都在夏至之前,端午的“端”,有“开端”的意思,“午”在十二地支中属火,是阳气的极致,意味着一年中阳气最旺的时候开始了。端午过后,天上的热气降于地面,地上的湿气往空气里蒸腾,湿热交织,最容易滋生病菌,酝酿各种邪气,使人生病。这个节日本是对人身体健康的一种爱护,对生命的爱护。端午时节提倡的是人与自然的调和、平衡,以安然度过夏天。

那么端午节到底该如何养生呢?


中医告诉你端午节养生保健要做这“六”件事!

粽子中含有红豆,红豆不仅内含丰富的蛋白质及多种营养物质,而且具有利水除湿、消肿解毒等功效。

粽子中含有红枣,红枣能补益脾胃和补中益气。

夏季天气日益炎热,身体表面血流增加,肠胃功能逐渐下降,人容易酷夏消瘦。吃糯米正好能够改善这一问题。且不说其中的配料,仅就清香的叶子和柔软的糯米,就足以让人食欲大开。

但是有以下疾病的患者吃粽子要注意了:

1、糖尿病患者

粽子中常有含糖量很高的红枣、豆沙等,通常人们吃的时候还要加糖拌和,如果不加节制,就会损害胰岛功能,引起患者血糖和尿糖迅速上升,加重病情,甚至出现昏迷。



2、老年人和儿童

粽子中含有许多糯米,黏性大,老人和儿童的肠胃功能相对较弱,如过量进食,极易造成消化不良以及由此产生胃酸过多、腹胀、腹痛、腹泻等症状。



3、胃、肠道病患者

粽子的主料是糯米,不易消化,蒸熟后会释放出一种胶性物质,会在胃里停留很长时间,刺激胃酸分泌,容易导致有慢性胃炎、食道炎的患者旧病复发。患胃及十二指肠溃疡的人若贪吃粽子,很有可能造成溃疡穿孔、出血,使病情加重。



4、心血管病患者

肉粽和猪油豆沙粽所含脂肪多,属油腻食品。患有高血压、高血脂、冠心病的人吃多了,可增加血液黏稠度,影响血液循环,加重心脏负担和缺血程度,诱发心绞痛和心肌梗死。


端午节前后因气温、湿度都比较适合细菌的繁殖,容易造成如感冒等的流行。而艾草含桉油精,有抑制微生物生长、杀灭微生物的作用,而且具有特殊气味,有很好的驱虫效果。

而在保健方面,古人会将艾叶加工成“艾绒”,再用艾绒或其他药物放置在体表的穴位上烧灼温熨,借灸火的温和热力以及药物的作用,通过经络的传导,温通气血,加强身体免疫力。

中医认为夏季的气候特点是湿温,细菌容易滋生,而香囊则有杀菌和提高身体抵抗力的作用。自制端午香囊用到的中药有苍术、藿香、吴茱萸、艾叶、肉桂、砂仁、白芷,每味各2克,另外再加1克丁香。将这几味中药研细,然后放在致密的布袋中,缝合好。可以佩戴在胸前、腰际或肚脐处,也可以把香囊挂在门口。

这里选用的中药,中医认为有散风驱寒、健脾和胃、理气止痛、通九窍的功能,并且大都含有挥发油,气味纯正、持久,多数中药的有效成分对多种细菌和病毒、霉菌有不同程度的抑制或杀灭功能,从而起到防病的作用。

端午时节,有家家户户挂艾草的习俗,民间有种说法:艾草可以治百病、招百福,挂在门上可以祛除各种毒物,使人身体健康。

中医认为,艾叶性味苦、辛、温,入脾、肝、肾经。艾叶能散寒除湿,温经止血,有回阳、理气血、逐湿寒、改善肺功能等功效。
所以古语“家有三年艾,郎中不用来”也是有一定道理的。

夏日多湿多热,阳气也足。此时,神宜安,心宜静。心底清凉,没有过多杂念,行为就会不急不躁。宜夜卧早起,中午安排一定的睡眠时间,以充沛精力,增强体力。饮食要清淡。

端午天气闷热,人体生理气血运行不顺,容易烦躁忧郁、心悸胸闷,还会影响脏腑的功能,亦可导致精神疾患。所以除了药物、食疗及平和心态外,也应同时加强运动。


端午节

关注河北省健康教育与康复学会 获取更多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