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蓝字 关注我们
高血压是全球也是我国患病率第一的心血管疾病。作为一种常见病、慢性病,高血压的治疗贯穿一生。而在这漫长的血压控制、达标过程中,总有一些患者基于认识误区,容易犯这样或那样的错误,由此导致一系列的问题,影响治疗效果和预后。在此梳理了5个高血压常见误区,看看您有吗?
1
有症状才是高血压
高血压在早期,很多人可以没有症状。
我国高血压患者的知晓率(即高血压患者知道自己有高血压)只有约 50%。之前高血压被称为「沉默的杀手」,因为它可以没有任何症状地逐渐破坏人体的动脉、心脏等器官。一旦出现症状,就是心梗、中风等危及生命的急症。
2
低盐饮食就是炒菜少放盐
炒菜少放盐只是低盐饮食的一个方面。除了这个,在其他方面,我们也要注意。比如:
注意其他高盐的调味品,比如酱油、蚝油等;
少吃腌制食品;
在买零食的时候也要注意其中的钠含量。
3
不愿意过早服降压药
很多40-50岁的患者舒张压被诊断为高血压后,不愿意服药,担心降压药会产生“耐药性”,用得太早会导致以后用药无效。这是非常错误、而且十分危险的观念。
第一,降压药不是抗生素,不会产生“耐药性”。
第二,血压控制得越早,可以更有效地预防心、脑、肾损害。
第三,有些高血压患者,开始只用一种降压药,过几年后需联用两种降压药。这不是耐药了,而是随着年龄增长,动脉粥样硬化加重等,血压比原来更高了。
4
血压正常,就可以停药了
原发性高血压是不能被根治的,绝大部分的高血压患者需要终身服药。
血压正常是药物控制的结果,并不是高血压被治好了。一旦停药,血压很可能出现反弹,有些药物还会出现严重的停药反应。
所以就算血压已经保持稳定很长时间,不要随随便便自己停药。可以先问问医生,在医生的指导下减少药量,同时严格监测血压,保持健康的生活方式。
5
高血压是遗传疾病,没必要防治。
很多人会觉得,如果家人或近亲属患有高血压,不管我做什么,早晚都会得高血压。
确实,高血压有遗传倾向,如果父母或近亲属患有过高血压,那么与其他人相比,你患有高血压的可能性更大,但只是风险大,并不意味着你一定会得高血压。
健康的生活方式虽然不能保证让你百分之百远离高血压,但是可以降低患高血压的风险。
关注河北省健康教育与康复学会
获取更多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