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肉烹成四溢香,汤清菜素粉丝长。北方汉子来一碗,魂到家乡酸到肠。”说的就是我们老百姓的“卧冬菜”——酸菜。
酸菜是我们生活中经常吃的开胃小菜,并且很多人每顿饭都要吃一点,不同地区制作酸菜的口味是不一样的。老百姓常说的酸菜主要是指,所有青菜或白菜制作而成,这只是一种总称。
近几年关于酸菜的传言越来越多,甚至有些人认为酸菜在制作过程中,会产生大量亚硝酸盐,必然会引发癌症,所以酸菜就是癌症的加速剂,这样的说法真的有科学依据吗?
酸菜,真的是癌症的加速剂吗?
研究结果已公布,要正确对待
酸菜是一道历史非常悠久的调味小菜,也是人们餐桌上的常客,经过特殊工艺和手法制作出来的酸菜,口感独特,深受众多人的欢迎。
世界卫生组织表示:酸菜中还有一种2B类致癌物质--亚硝酸盐。
查阅大量文献之后发现酸菜会致癌的这个说法主要来自于二十多年前,也就是在1991年时,根据国外的研究,当时国外专家研究认为酸菜在腌制的过程当中,其中所含的硝酸盐出现了变化。
亚硝酸盐在酸菜中确实含有,但是它的含量也不像传言中说的那么恐怖。已经有专家对酸菜做过实验,通过实验在酸菜的制作过程中发现,时间越往后它的烟硝酸盐的含量就越少,在二十天后,它的含量就已经很低了。
亚硝酸盐对人体的一次性安全剂量是每公斤体重的趋势,亚硝酸盐对人体的安全剂量是每公斤体重0.2毫克。
例如,体重50公斤的人一次摄入10毫克是安全的。换算成二十天以后的酸菜,一次需要吃十斤酸菜才能达到限值,那么现实中又有谁会一次性吃十斤酸菜呢?
另外,也不用太担心酸菜中含有的少量亚硝酸盐,亚硝酸盐是属于2A类致癌物,但就现在它对人的身体是不是真的能致癌证据还不足够,大家可以放心食用,只是我们需要控制摄入量,不能一次吃的太多。
关于酸菜的食用禁忌
⚫ 适量摄入
过量进食酸菜能刺激胃酸分泌增多,从而引起胃酸过多症,甚至发生消化性溃疡。因此,那些已经有胃部疾患,尤其是消化性溃疡患者更应少吃酸菜。过量食用酸菜能促进尿路结石的形成。
⚫ 要煮熟食用
任何酸类活菌在没有加热煮熟前,都会变质繁殖,而且多次取出酸菜的过程中,也会将杂菌带入酸菜缸中,导致杂菌大量繁殖,所以酸菜要煮熟食用,对身体健康才有利。
⚫ 孕妇和产后妈妈不宜吃太多泡菜
亚硝酸盐可通过胎盘进入胎儿体内。此外,亚硝酸盐还可以通过乳汁进入宝宝体内,造成宝宝身体组织缺氧,皮肤和黏膜出现淤青。因此,孕妇应尽量不吃腌菜和腌制食品。
⚫ 不宜食用腌制时间过短的腌菜
腌制蔬菜2天内亚硝酸盐含量不高,但亚硝酸盐含量在第3~8天达到最高峰,随后逐渐下降,1个月后降至安全范围。因此,要注意腌制时间,尤其是在家腌制蔬菜的时候。
想要预防癌症,这几种食物才要少吃!
油
炸
食
物
油炸食物外酥里嫩,味道鲜美,受到众多人喜爱。但经过高温油炸后转化为高热量和高脂肪食物,增加致癌物质生成量。
再加上油经过多次高温,使得多环芳烃类致癌物质增多,从而引发癌症,因此要少吃或不吃油炸食物,如油条油饼、炸薯条和炸鸡块等。
霉
变
食
物
很多老年人生活节省,食物放了很久依然不舍得扔,而食物霉变有时候并不会产生太明显的霉斑。长期吃霉变、久置的食物,可能会摄入过多的黄曲霉毒素。
尤其是谷物如花生、大豆等等,发霉后容易产生黄曲霉毒素,这种毒素具有强致癌性,可能诱发肝癌的发生。另外如果家中有使用时间超过一年的木筷子,也可能已经附着了黄曲霉毒素,一定要注意勤换。
烧
烤
到了夏天吃烧烤喝啤酒这是人生的一大享受,但是在碳烤时,油脂滴入火中不光会产生烟雾,也会产生苯并芘。
同时烧烤时高温所形成的热反应,还会导致肉类食物中的氨基酸跟葡萄糖发生反应,形成杂环胺等致癌物。
烫
食
中国人对烫食有过分喜爱,比如热汤面、麻辣烫、火锅等。然而,食管和胃黏膜其实非常脆弱,且耐热类型并不高,当食物温度超过60℃时就会造成黏膜烫伤。
虽说黏膜有一定的修复能力,但是如果反复进食烫食,黏膜在损伤、修复间不断徘徊,就可能造成细胞癌变。
酒
精
嗜酒是现代癌症多发的一个关键原因,山东西南地区为食道癌的高发区,就与这一地区饮食中嗜热、嗜酒有关。
其实早在1964年,世界卫生组织就认为酒精饮料的过度消费与口腔癌、喉癌及食道癌有关。
关注河北省健康教育与康复学会 获取更多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