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球上有了阳光,植物才能进行光合作用,冷血动物才能维持体温,哺乳动物才有了生物节律。
晒太阳相当于免费的“补药”。“别整天窝家里了,这么好的天气,多到外面晒晒太阳补补钙吧,对身体好!”
晒太阳补钙?
难道身体是从阳光中吸收的钙质吗?
你是否也有此疑问呢?晒太阳补钙的原理究竟是什么,到底是可以直接补钙呢,还是可以促进钙的吸收?
事情并非如你想象的那么简单。
晒太阳有助于维生素D的合成,促进钙质与磷的吸收。好多人都没搞清楚,以为晒晒太阳就能直接让身体补钙。事实上,晒太阳并没有将外界的钙元素转移到我们的身体里,而是能够促进我们的身体吸收从食物中摄取的钙元素。钙是我们身体所必须的重要矿物元素之一。是我们骨骼和牙齿的主要成分,它同时也参与机体内的神经传递、肌肉收缩、血液凝结、激素分泌和新陈代谢等过程。
因此我们每天都必须补充足够的钙质来维持机体的健康。
晒太阳怎么促进钙吸收?
首先,我们必须要了解清楚,促进钙质吸收的过程中,事实上还牵涉到了另一个重要角色,那就是维生素D。
维生素D的主要作用是促进小肠粘膜细胞对钙和磷的吸收,而适当的阳光照射可以促进人体合成维生素D,从而达到促进钙质吸收的作用。
简单来说,阳光是生成维生素D最好的“活化剂”。晒太阳有助于合成维生素D,促进钙吸收。
除了通过膳食食物来补充维生素D以外,另一种方式就是晒太阳啦。阳光中的紫外线可使人体皮肤产生活性维生素D,从而促进钙的吸收。
严格来说,维生素D是由储存于皮下的胆固醇衍生物7-脱氢胆固醇(7-Dehydrocholesterol)经紫外线照射转变而成的。
晒太阳生成的其实是维生素D3,而帮助生成维生素D3的紫外线是UVB波段(波长为290~320nm,又称为中波红斑效应紫外线),它能将我们皮肤内的皮脂腺及其分泌物中的7-脱氢胆固醇转化成维生素D3。
通常太阳照射的时间不能太短,也不宜太长,一般15~20分钟左右就足够啦。
晒太阳的潜在坏处:叶酸流失
叶酸对人的血液生成、细胞分裂与生成、神经功能都具有重要作用。
但是,由于叶酸对长波紫外线特别敏感,当血液中的叶酸循环至皮肤表面时很容易被紫外线辐射降解,从而失去活性。
因此,长时间的紫外线暴露会增加叶酸光降解,导致叶酸流失。
2014年,来自澳大利亚昆士兰科技大学的研究人员发现,紫外线暴露过多的年轻女性与她们体内的叶酸水平降低有关联,尤其是怀孕或正备孕的女性。
该研究纳入了45名18至47岁的健康中青年女性,结果显示,阳光暴露率较高(每日个体紫外线暴露剂量为200–599J 和 >600J)的女性,血清叶酸含量下降了20%,同时这可能会与流产和新生儿神经功能缺陷的发生有关系。
晒太阳的正确“姿势”
说真的,可别小瞧晒太阳这件小事,这还真算得上是个技术活啊。
晒的时间既不能太短(晒不够或不充足),也不能太长(叶酸光降解、晒伤等)
何时晒
简单来说,冬季紫外线强度较弱,可选择在中午晒;夏季紫外线强烈,就要选在早晚。
推荐一个“影子法则”
若想在一天内找到晒太阳的最佳时间点,看影子长度是个不错的方法:
⚫ 当你的影子是身高的2倍,甚至更多时,紫外线指数最安全,可以不需要防护,好好晒一晒;
⚫ 当影子在1~2倍身高长度范围内时,晒太阳时长控制在20分钟左右最安全;
⚫ 当影子短于身高,紫外线可能在30分钟内对皮肤造成伤害;
⚫ 若影子长度不到身高的一半,紫外线在15分钟内就可伤及皮肤。
晒多久
多数人每天在阳光下晒20分钟,即可满足机体所需;儿童短些,老人长些,但一般都建议控制在30分钟内。
在高海拔和长期缺氧环境下生活的人,由于缺氧会加剧骨量丢失,需延长日晒至每天30~60分钟,不过要做好防晒工作。
在哪晒
晒太阳的最佳地点当然是户外。但如果非要改在室内晒太阳,是否可行?
有研究表明,隔着窗户玻璃,所需波段紫外线的透过率不足50%,若距窗口4米,仅有室外的2%。所以,如果不得不在室内晒太阳,应打开窗子,让皮肤直接与阳光接触。
怎么晒
一般而言,躯干部皮肤对日晒的敏感性高于四肢,上肢皮肤的敏感性高于下肢。所以,“夏天短裤、短袖,冬天露出手”就是不错的选择。
晒后可以多吃果蔬,蔬果中含有丰富的维生素c,有助抑制黑色素生成,防止晒斑。
总之,多晒太阳,不仅能给身体带来显而易见的改变,更代表的是一种积极、开放、阳光的生活方式,这会在多种疾病的防治中起到很大的积极作用。
写在最后
各个年龄段的人,包括儿童、年轻人(尤其是女性)、成年人、甚至老年人都应注意适当晒太阳。
关注河北省健康教育与康复学会 获取更多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