处暑是二十四节气中的第14个节气。《月令七十二候集解》:“处,去也,暑气至此而止矣。”处暑,即“出暑”,但离真正的秋高气爽还有一段距离。
8月23日11时15分,处暑节气至。八月将末,三伏已尽。时光之珠捻转,处暑节气,一身清朗,淡步而来。 “一场秋雨(风)一场寒”气温下降明显,昼夜温差加大,雨后艳阳当空,人们往往对夏秋之交的冷热变化不很适应,一不小心就容易引发呼吸道、肠胃炎、感冒等疾病。 / 早睡早起 处暑过后,气温逐渐下降,日夜温差逐渐增大,但白天气温仍较高。处暑时节,人们应早睡早起,保证睡眠充足,每天应比夏季多睡一个小时。早睡可避免秋天夜晚过浓的肃杀之气伤身,早起则有助于肺气的舒畅。 / 春捂秋冻 处暑后由于天气逐渐转凉,昼夜温差加大,早晚应适当添衣。但因处暑时正值初秋,此时暑热未消,因此添衣时可遵循“春捂秋冻”的养生原则,不宜一下子添得过多,以自身感觉不过寒为宜,可有意识地让身体冻一冻。 / 益肾养肝 处暑时天气较干燥,燥邪易灼伤肺津,此时饮食调养方面宜益肾养肝,润肺养胃。饮食上宜吃些咸味食物。早上喝淡盐水,可润肠胃通大便;晚上喝蜂蜜水有助于美容养颜,并可补充各种微量元素,很适合在处暑时饮用。 / 润肺养胃 处暑的时食为龙眼、菱角、花生、甜椒、百合、鲤鱼等。此时应少辛增酸,少吃辛辣的食物,减少肺气的耗散。处暑之后,秋燥最易伤津液,建议多食葡萄、蜂蜜、百合、莲子等清补之品,少吃辛辣、煎炸、热性食物和调味品,尽量少吃寒凉食物,忌大量生食瓜果,尤其是脾胃虚寒者更应谨慎。 昂扬的秋日,让人充满豪气,未来充满希望。四季更迭,进入新的时序。 处暑,和秋天说声你好。 处暑来了,记得添衣、补水,愿你逍遥自在,秋日安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