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轻人,你的胃还好吗?谨防“胃老先衰”,这些养胃小tips要知道

来源: 发布时间:2024-08-22 点击数量:211

点击蓝字 关注我们 ~

早餐不吃

中午外卖

晚上火锅

工作一忙就用零食充饥

......

今天,你好好吃饭了吗?

你的胃还好吗?

年轻人因为巨大的工作压力和快节奏的生活方式,经常会饮食不规律,早上不吃早餐,长期挨饿,然后深夜加餐;有时又以暴饮暴食的方式来犒劳辛苦工作的自己,长期不规律的饮食习惯,造成胃部的负担,健康状况令人担忧。

6件事导致“胃老先衰”

1、高油高盐口味重

许多年轻人口味重,喜欢辛辣、油腻、高盐的食物。经常吃快餐、油炸食品、腌制或熏制食物,夏天爱喝冰镇啤酒、吃辛辣烧烤,冬天又喜欢吃滚烫的麻辣火锅。

高盐食物会直接损害胃黏膜,增加胃癌风险,油腻食物会刺激胃液大量分泌,久而久之造成胃黏膜的糜烂溃疡。

2、过度疲劳常熬夜

良好的睡眠对胃的健康至关重要,熬夜和失眠是现代人的通病。

若睡眠质量下降,胃肠道的动态平衡会被打破,第二天,人没有精神和食欲,久而久之形成恶性循环,引发萎缩性胃炎、胃溃疡等疾病。

如果人长期处于体力透支和疲劳状态,会导致胃肠供血不足,分泌功能失调,胃酸分泌过多,伤害胃黏膜。

3、情绪不佳压力大

胃有人体“第二大脑”之称,是最容易受情绪影响的器官之一。

工作生活压力大,可能导致睡眠变差,易产生紧张、焦虑、愤怒、抑郁等不良情绪,并通过大脑皮质传递到植物神经系统,引起胃血管和幽门痉挛,分泌过多胃酸和胃蛋白酶,使胃黏膜保护层自我消化受损,产生各种不适症状。

同时,肠胃不舒服又会加重不良情绪,造成恶性循环。

4、抽烟酗酒无节制

饮酒会直接刺激胃黏膜,使其发红、充血、水肿,形成糜烂、溃疡,甚至造成胃肠出血。酒精入血后还会令交感神经系统兴奋,间接造成胃酸大量分泌、胆汁倒流,加重胃黏膜损伤。

香烟中的尼古丁会强烈刺激胃黏膜,引起黏膜下血管收缩、痉挛,减少一种胃黏膜的保护因子“前列腺素”的合成。吸烟能刺激胃酸和胃蛋白酶的分泌,加重对黏膜的破坏,形成溃疡。

5、幽门螺杆菌感染

在我国,50%的人感染幽门螺杆菌,其中很大一部分是年轻人,大大增加了胃黏膜萎缩的风险。数据显示,80%以上的萎缩性胃炎患者伴有幽门螺杆菌感染。

6、滥用药物

很多人有了胃痛、恶心、呕吐等症状,认为是小毛病,随便吃点药就扛过去了。事实上,滥用药物可能给胃带来更严重的损害。

此外,用药时间不当、剂量过大或多种药物同时服用等做法,也容易给胃带来损伤。


打响保“胃”战

1、规律饮食

三餐定时:早餐6:30~8:30、午餐11:30~13:30、晚餐17:00~19:00。

三餐定量:早餐、中餐、晚餐比例为3:4:3。

如果三餐不能做到定时定量,可造成消化不良或胃灼热反酸。

2、适当“挑食”

主食:少吃胀气的豆类,胃不好的人每周吃粗粮3~4次,每次摄入30~60克。

蔬果:每天摄入蔬菜300~500克,水果200~350克,少吃酸味食物。

肉类:少食高油高脂类及加工的肉制品。

其他:低盐饮食;少食煎炸、腌熏食物;远离香烟和酒精,尤其是胃癌高危人群和癌前病变者;减少某些可能引起反流的食物,如巧克力、浓茶等。

3、养成良好习惯

①吃七分饱:吃饭时每餐吃七分饱即可,不可吃的过饱,切忌暴饮暴食。

②细嚼慢咽:吃东西时注意细嚼慢咽,让唾液与食物充分搅拌,从而帮助消化,减少对胃黏膜的损害。

③饭后忌躺:饭后不宜立马躺下,容易发生胃食管反流。最好站立或散步半小时,或者顺时针按摩腹部10~20圈,但不宜做剧烈运动。

④使用公筷:聚餐时尽量使用公筷,不要互相夹菜。尽量在家吃饭,并少吃外卖。

⑤情绪舒畅:预防和治疗胃肠病,要保持积极的心态和乐观的情绪,避免患得患失、焦虑、恐惧、紧张、忧伤等不良因素的刺激。

⑥定期体检:做碳14呼气试验,检测幽门螺杆菌。一旦发现感染,建议做胃镜检查,并进行抗幽门螺杆菌治疗。

关注河北省健康教育与康复学会 

获取更多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