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点击蓝字 关注我们


“遥知兄弟登高处,遍插茱萸少一人”,重阳节不仅是敬老思亲的传统佳节,更藏着顺应秋季节律的养生智慧。秋高气爽的时节,中老年人的身体机能面临干燥、温差大等考验,这份针对性健康指南,愿每位长辈都能安康常伴、乐享金秋!


饮食养生:滋阴润燥,温补不燥

秋季 “燥气当令”,中老年人易出现口干舌燥、皮肤瘙痒、便秘等问题,饮食需以 “滋阴润燥” 为核心:
优选润燥食材:梨(蒸食更温和)、银耳、百合、蜂蜜、杏仁、莲藕等,可煮制银耳百合粥、百合莲子汤,既能补水又能滋养肺脾;
温补忌寒凉:少量食用羊肉、牛肉、栗子等温补食材,抵御秋凉,但需避免辛辣、油炸、生冷食物,减少肠胃负担;
节气专属食养:重阳节吃重阳糕、饮菊花酒是传统习俗。现代养生可将重阳糕换成杂粮糕(添加燕麦、山药、红枣),低糖低脂更易消化;菊花酒可改为菊花枸杞茶,菊花清肝明目、枸杞滋补肝肾,温水冲泡温和不刺激。

运动养生:登高望远,量力而行

“登高” 是重阳节的经典习俗,秋季适度运动能增强免疫力,但中老年人需遵循 “循序渐进、量力而行” 原则:
首选温和项目:除了登山(选择坡度平缓、路线较短的路线),还可选择散步、太极拳、广场舞、八段锦等,每次 30-40 分钟,每周 3-5 次,避免剧烈运动;
运动注意事项:运动前热身 5-10 分钟(活动关节、拉伸肌肉),运动时穿防滑舒适的鞋子,随身携带水杯及时补水;清晨气温较低,建议上午 9 点后或下午 3-4 点运动,避开温差过大时段;
特殊人群禁忌:高血压、冠心病、关节炎等患者,需在医生指导下运动,避免独自登山,随身携带急救药品。

情志养生:心境平和,重阳安康

秋季万物凋零,易让人产生低落情绪,中老年人需注重情志调节:
多与亲友相聚:重阳节团聚,与子女、老友聊天叙旧,分享生活趣事,缓解孤独感;
培养兴趣爱好:养花种草、书法绘画、听戏曲、下棋等,丰富精神生活,保持愉悦心情;
顺应自然节律:秋季早睡早起,保证 7-8 小时睡眠,中午可小憩 20-30 分钟,帮助身体恢复精力,情绪也更稳定。

防护养生:应对秋凉,远离疾病

秋季气温波动大,是感冒、呼吸道疾病、关节疼痛的高发期,做好防护至关重要:
及时增减衣物:遵循 “春捂秋冻” 但不盲目,早晚温差大时及时添加外套,避免受凉;尤其注意肩颈、膝盖、腰部保暖,可佩戴薄围巾、护膝;
预防呼吸道疾病:保持室内通风(每天 2-3 次,每次 30 分钟),少去人群密集的公共场所,勤洗手;干燥天气使用加湿器,保持室内湿度在 50%-60%;
关注慢病管理:高血压、糖尿病、高血脂患者,需按时服药,定期监测血压、血糖,饮食清淡,避免因节日饮食不当导致病情波动。


重阳佳节,愿时光善待每位长辈,也愿我们多一份陪伴与关怀。遵循秋季养生规律,兼顾饮食、运动、情志、防护,让长辈们在这个重阳,不仅收获思念与温暖,更能拥有健康与舒心。
最后,祝愿所有长辈重阳节快乐,福寿绵长,安康常伴!




关注河北省健康教育与康复学会
获取更多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