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蓝字
关注我们
端午节是我国的传统节日之一,蕴含着丰富的文化内涵和健康智慧。在这个特殊的日子里,我们不仅能感受到浓厚的节日氛围,还能通过一些传统习俗和饮食习惯来养生保健,度过一个健康、快乐的端午节。
一、端午传统习俗的健康价值
(一)挂艾草与菖蒲
端午节,是中国四大传统节日之一,时间为农历五月初五,是集拜神祭祖、祈福辟邪、欢庆娱乐和饮食为一体的民俗大节。
(二)佩戴香囊
香囊中常含有藿香、佩兰、丁香、艾叶等中药材,这些药材散发的芳香气味,能刺激人体呼吸道黏膜产生抗体,增强免疫力,还可提神醒脑、缓解疲劳。此外,香囊的气味对蚊虫有一定驱避作用,保护皮肤免受叮咬。
(三)赛龙舟
赛龙舟是端午节最具代表性的活动之一,不仅是一项充满活力的传统体育运动,还能促进血液循环、增强心肺功能,提升人体的健康水平。对于身体素质较差的人群,可以选择快走、慢跑、体操、打太极等稍轻缓的运动,循序渐进,不宜活动过度,以免出汗过多而伤阳气。
(四)喝雄黄酒
雄黄酒的主要成分是硫化砷,具有较强的杀菌和解毒功效,可以用来预防夏季常见的肠道疾病。但需要注意的是,雄黄加热后会转变为三氧化二砷,也就是俗称的砒霜,因此现代并不建议饮用雄黄酒。
二、端午饮食的健康之道
(一)粽子
粽子是端午节的标志性美食,但糯米不易消化,过量食用易引起肠胃不适。成年人每天食用粽子不超过2个,老人、儿童和肠胃功能较弱者减半,建议分多次少量食用,避免一次摄入过多。此外,糖尿病患者应选择杂粮粽或不含糖的粽子,避免血糖波动;减肥人群则可选择低脂、低热量的粽子,如白米粽,减少五花肉、豆沙等高脂肪、高糖馅料的粽子。
(二)咸鸭蛋
咸鸭蛋是端午节的常见食品之一,但其含有较高的盐分和胆固醇,高血压、心血管患者每天食用不宜超过1个,可优先选择低盐版的咸鸭蛋。
(三)其他节令食品
绿豆糕、五毒饼:这类食品糖分较高,应适量食用,搭配无糖茶解腻,且夏季易变质,存放需冷藏。
苋菜(“端午菜”):富含铁,适合凉拌,但肾结石患者少食。
黄鳝:高蛋白,但需彻底煮熟,避免寄生虫。
三、端午时节的起居与运动建议
(一)起居有节
端午处于夏季,昼长夜短,应顺应自然规律调整作息。早睡早起,保证7至8小时的充足睡眠,有助于恢复体力、增强免疫力。中午可适当小憩30分钟至1小时,缓解上午的疲劳,为下午的活动储备精力。
(二)适度运动
夏季运动不宜过于剧烈,避免在正午高温时段外出锻炼。可选择清晨或傍晚进行散步、慢跑、瑜伽等有氧运动,促进血液循环,增强心肺功能,排出体内湿气。运动后及时补充水分,但不宜大量饮用冷饮,以免损伤脾胃。
四、端午需警惕的健康风险
(一)预防胃肠道疾病
端午假期期间气温高、湿度大,食物易腐败变质。注意饮食卫生,不吃生冷、变质食物,瓜果洗净去皮;厨房保持清洁,生熟食物分开处理;外出就餐选择卫生条件好的餐厅,防止食物中毒、急性肠胃炎等疾病发生。
(二)防范中暑
夏季高温,外出时做好防晒措施,随身携带藿香正气水等防暑药品。避免长时间在烈日下暴晒,若出现头晕、口渴、乏力等中暑先兆症状,及时转移到阴凉通风处,解开衣扣散热,补充淡盐水。
端午节是我国的传统节日之一,蕴含着丰富的文化内涵和健康智慧。在这个特殊的日子里,我们不仅能感受到浓厚的节日氛围,还能通过一些传统习俗和饮食习惯来养生保健,度过一个健康、快乐的端午节。
关注河北省健康教育与康复学会
获取更多资讯